哈爾濱工運歷史展覽館 | |||||||
| |||||||
哈爾濱工運歷史展覽館由序廳、常設展廳和臨展廳組成,共約3500平米。步入展館序廳,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8米、寬11米的主浮雕和左右兩組各三十米長的側浮雕,序廳主浮雕為全館的點睛之筆,在巨大的五星紅旗、雄偉的松花江大橋、經百年風雨的霽虹橋等特有的地標性建筑,及呼嘯向前的朱德號火車頭,翱翔藍天的直升飛機,巨大的吊車,雄壯的三峽水輪發電機,精密的軸承、葉片等哈爾濱工業元素為背景的襯托下,聚集著由各條戰線工人代表組成的英姿颯爽的工人群體形象,他們是全市百萬職工的代表,是哈爾濱的脊梁,是我們這座城市建設和發展的主力軍。主浮雕的背面是這組浮雕的主題,也是工運史展覽館的魂,“工人偉大 勞動光榮”八個大字。 左右兩側浮雕以歷史為軸,通過哈爾濱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二十組工人運動片段展示了哈爾濱工人運動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左側浮雕表現從十八世紀末,隨著中東鐵路修建工人階級隊伍形成與發展,及在斗爭中茁壯成長,由自發的以經濟斗爭為主逐步轉為在黨領導下政治與經濟相結合的斗爭的發展過程,工人階級在抗擊俄、日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中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群體形象。右側浮雕主要表現“一五“時期至改革開放以來,哈爾濱工人階級在建設哈爾濱、發展國民經濟,改革開放、振興老工業基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展現出的智慧、力量、夢想,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城市精神。呼應和突出“工人偉大,勞動光榮”這一主題。 主展廳仍緊緊圍繞工人階級是創造歷史與開創未來的主力軍這一主題,通過七個部分二十八個單元介紹了哈爾濱工人運動發展的百年歷程。第一部分艱難歷程,巨大的修建中東鐵路的場景把我們帶回十八世紀末,隨著中東鐵路的修建與通車,外商資本的涌入和民族工商業的迅速發展,哈爾濱這座新興的城市初具規模。不堪忍受俄國統治者剝削壓迫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中國產業工人形成并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抗俄反帝反軍閥反剝削的工人運動風潮。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 |||||||
